從《如何閱讀一本書》想像一種不同的知識呈現方法

Posted on March 18, 2017 in Reading. View: 845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哲學家Mortimer Jerome Adler在1940年所著的一本教你如何讀書的書,雖然是70年前的書,不過卻是歷久彌新,隨便google都有好幾十篇的文章在講這本書,其中的一篇就是現在你讀的這一篇。

書中作者教你讀書的策略,像在練功一樣,必須循序漸進的,掌握了一階技巧在前進下一階,作者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至於是哪四階段呢?在這邊賣個關子,我待會會好好的解釋。

這裡先打個岔,我們先來談談書籍紀錄的知識呈現方式。

書籍與網路的PK

現今科技革命當中,對我們影響最深的就屬網際網路的發展了,它是人類歷史上資訊傳播方式的大變革,人類技術發展史你可以簡單看成是一部人類如何延長自己的手腳及大腦的故事,斧頭被發明來延長補足手的不足,眼鏡被發明來補足眼睛的不足,書籍被發明來延長溝通,同樣的,網際網路也一樣的是延長溝通的發明,使得資訊傳遞更有效率。

雖然書籍和網際網路一樣是資訊傳播的方式,不過看起來更為便利的網路並沒有使書籍被淘汰,網路上的知識仍然走不進學校,撇開使用體驗不談,網路知識的缺點之一是過於零碎化,書籍是作者整合資訊和自己的認知而成的體系,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結構,不是網路上零碎知識的總和所能取代的。

不過網路上的確有許多整合得相當好的資訊,但如果仔細看這些知識的傳播方式不脫書籍的那一套,甚至有些有名的部落客將他們的部落格文章整理成書,通常在轉換上也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因為這些資訊的呈現方式和書籍的呈現方式並無太大差異,等於是把書搬到網路上而已。

不過這樣感覺白白浪費電腦或網路不同於書籍的彈性,譬如說超連結或者是動態回饋,不過一定有人會想起來,維基百科不就是一個好例子嗎?它利用超連結把眾多知識給串起來,讓它更有結構性,不同於書籍的好處是,你可以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延伸出去找到答案,延伸出去的頁面如果有不懂的還可以繼續向下延伸。

但也因為可以一直延伸下去,如果要學習的東西本身很複雜和有很強的連貫性,往往你會迷失在一片頁面海裡,這就是維基百科式的知識呈現方式的弱點。反觀,書籍有作者帶著你走,把後面需要用到的知識在前面為你補足,連結起每個知識節點,還會告訴你哪些地方太困難可以先不要碰,建立起易於學習的體系,這是目前網路知識無法做到的。

讀到這裡你一定會覺得我應該是要吹捧完書籍閱讀有多棒,然後順著下去講如何閱讀。不過,你猜錯了,我想做的是了解如何有效率的閱讀一本書,然後回過頭想網路的知識呈現方式可以有怎樣的改善,既然有一本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這麼暢銷,也就是代表閱讀一本書本身還是有所不足,說不定我們可以用電腦或網路來補足這樣的不足

閱讀的層次

這本書對我來說,除了重新審視多年來我的讀書方法外,另外也可以進一步探討我上述的疑問,想找尋更好的「知識體系呈現方式」,必須先了解如何有效地取得知識,才能進一步的構思更好的方式來幫助讀者學習知識,本書雖然是一本教你如何讀一本書的書,其實也是在談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

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題閱讀(Comparative Reading),基礎閱讀就是指識字能力,也就是閱讀的基礎能力,下一個層次是檢視閱讀,培養能在閱讀中主動地去思考作者想說的話,更進階是分析閱讀,看完一本書有辦法綜觀一本書的整體性和複雜性,並透徹的了解作者的疑問還有解答,最後研究所等級的主題閱讀,這個時候就不只是一本書的事了,你必須有可以比較好幾本書的能力,去學習一個領域的知識,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

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的首要條件就是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去思考檢視一本書,那該怎麼著手呢? 首先拿到書,先不要就直接一股腦的從第一頁讀起,就像是古代有經驗的將領一定在會戰前會看看對方擺怎樣的陣式,所以先看看書名,再看看序和索引,了解這本書大概在講什麼,然後針對自己有興趣或不了解的篇章去大略的看過,或者隨機東翻翻西翻翻,這個時候你就了解這本書大概在講什麼了。

這個過程花不了多少時間,可能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不過這個方法可以讓你大致了解一本書的架構,接下來你就可以決定要不要看這本書,如果你在書店,就可以決定要不要買這本書,有些書並不值得花時間閱讀,或者有些書你只需要知道個大概就好了,雖然有些書是公認的好書,但可能不適合你或你不需要,那這一個小時的閱讀也就足夠啦!

如果大略掃過一本書,你覺得這本書值得一讀,並且還有一些不懂的地方,那就開始完整的讀一遍吧! 在已經知道這本書大致架構的情況下,開始進行完整的閱讀會更為流暢,依循著架構你可以調配你閱讀的速度,簡單的地方你可以快速的讀過,較難的地方就把速度放慢,也就是說你可以依照自己理解來配速。

那有什麼依循的標準嗎? 有的,但是一樣的你必須保持主動的思考,你可以藉由檢視以下四個要素來判斷是不是真的理解作者想說的:

  • 現在作者在談什麼?
  • 作者細說了哪些東西?
  • 作者說得有道理嗎?
  • 這些跟我有什麼關係?

時時不斷的問這些問題,知識才有辦法進到你的腦袋中,在過程中你可能會劃一些線或做一些筆記,去輔助你達到這四個要素,這樣的閱讀層次稱為檢視閱讀,讀完了你能大概能了解作者想說的,有些簡單的書只需要做到檢視閱讀就夠了,但如果想理解更複雜的書就必須開始另一個層次—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必須用檢視閱讀的精神來完成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讀者必須結構性的回答一本書再說什麼。首先你要盡快的了解這本書應該歸於哪一類,是文學、戲劇、歷史、傳記,還是科學、數學、哲學、社會科學,是虛構的還是紀實的,是實用類型的還是理論類型的書,這通常可以從書名還有前言中看出來,不過有些書就很難以界定,譬如《飄》是愛情小說抑或是歷史故事。

了解書的類別有助於你依照相應的分析方法來讀書,書中有詳列各種類型書籍的閱讀方式,在這邊不一一舉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這本書。了解一本書的類別就可以開始分析閱讀,你的目標應該放在做到了解書中的三個面向:

  1. 整體性: 能用幾句話寫出這本書主要在說些什麼
  2. 複雜性: 為這本書擬大綱說明書中的篇章架構
  3. 作者的意圖:找出作者的問題和他的答案。

第二個步驟,讀者必須細部的去詮釋一本書的內容。閱讀完一本書你需要回答有哪一些keyword,而這些keyword在作者心中代表的是什麼意思,藉由文字間的連結來產生與作者相同的共識,有哪一些重要的句子當中隱含著重要的主旨。接下來主動出擊,重構作者論述來明白他的主張,也就是以自己的話寫出作者的主張,並且重新審視作者在提出的疑問中解決哪些問題? 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被解決?

第三個步驟 ,讀者必須有能力去評論一本書。當我們已經客觀的了解作者的想法後,我們可以開始評論一本書,也許有一些論述你是認可的,而另外一些是你不認可的,而當你要指出作者的錯誤,可以從四個方向去著手:證明作者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合邏輯或分析與理由不完整。

這三個步驟都需要搭配前面所提到的檢視閱讀,完成這三個步驟你對於一本書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了! 但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領域,或成為那領域的專家,那就不能只是讀一本書而已,每個作者的著眼點不同,觀點也相異,甚至是針鋒相對的,就算是同一個作者,也無法在一本書之中闡述他所有的想法,譬如:如果你看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卻沒有看他的《道德情操論》,你會覺得有一些地方似乎很沒有說服力。因此接下來要談的是最後一個層次—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

開始主題閱讀前,你先要有一份書單,這份書單可以囊括你想要研究的主題,這份書單可以是從一些書裡的參考書單,或者是同一個作者的其他書,有了這份書單,要再進一步的建立起這些書彼此間的連結,最好還是有簡單的翻過這些書,了解這些書大概在講什麼,建立起這些書大致的連結。

有了這個書單當作地圖,我們就可以開始主題閱讀了。主題閱讀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找出你的書單中最重要的章節,並且去讀這些章節,在強調一下喔!是章節喔!不是最重要的一本書喔!在主題閱讀中,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主題上而不是單一書籍上,雖然作者也覺得很難以做到,所以如果你對這個領域還不夠了解,還是先利用分析閱讀好好的K幾本書在說,有了基本認識再來做主題閱讀。

第二步驟,是建立與書單上的作者們之間的共識,如同之前在分析閱讀所提到的,找出重要的keyword,並且了解作者所表示這個keyword的含意,你才有辦法和作者產生共識,但現在書單上有很多位作者,每位作者也許所用的語言都不同,所以你需要建立起每個作者之間的連結。

第三步驟,有了字義上的共識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釐清每本書所討論的中心主旨。

第四步驟,藉由每本書的中心主旨,我們就可以界定他們在討論的議題,哪一些是主要的議題,哪一些是次要的議題,哪一些議題作者彼此間有差不多的看法,而哪些議題是爭論不休的。

最後一個步驟,把自己丟進去討論,開始評論、分析這一些議題的討論,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 事實上,主題閱讀有點像分析閱讀的擴大版,只是分析閱讀是只對一本書,而主題閱讀則是對一群書,方法上差異不大。

書籍與網路的第二回合PK

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藉由這本書來了解書籍閱讀本身有什麼弱點,我們需要用怎樣的策略來使得書籍閱讀更有效率,而我們是否能夠使用網路或電腦去改善這些缺點,讓網路可以在下一輪PK中扳回一城。

先總結一下這本書,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閱讀法則,其實不外乎是三個面向,第一,主動去閱讀,能用自己的話來講一本書的內容,第二,與作者建立相同的共識,第三,針對作者討論的議題,加以評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從這幾個面向,所以我腦中就有了一個未來知識傳遞的另一種可能。在讀者方面,我們可以用超連結的方式來主動去找尋我們想要了解的部分,就像是維基百科一樣,但你所閱讀的網頁本身應該有所結構,不然很可能會使得讀者迷失在其中。

所以不像一般的網路資訊,我們需要一個作者來整合,但在作者寫作方面要有所改變,與電腦技術相結合,我們之所以需要學習這本書的這些閱讀技巧,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書籍本身的結構和架構並不是那麼容易被理解,往往不懂的作者真正想說什麼,書籍沒有明寫出作者心中的keyword和主旨,作者必須很費力的分章節分段落的解釋他的脈絡,好的章節分法會讓書籍更容易閱讀,作者也要很小心的在使用一個keyword的時候要先向讀者解釋清楚,避免造成歧意。

於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作者必須要有一個架構,從這個架構出發,然後巧妙的打平寫成一段段的文字,然後讀者在從這一段段的文字,試著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架構,等於繞了一大圈,如果一開始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就有軟體輔助他,作者給軟體一個架構,作者依照脈絡寫作,而這脈絡可以由軟體完整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另外,keyword的解釋可以放在一個獨立的頁面,用超連結連接進來,讓讀者在不清楚這個keyword的時候有更多的說明可以看,並且軟體可以依照作者所給的結構和段落,連貫成一本書,作者只需要再審視一下有哪個地方不通順,稍作修改,一本書就完成了。

有了這樣的軟體,可以輕鬆的讓作者把心中的結構給「存」進文件裡,並且很智慧化的「呈現」給讀者,作者與讀者之間理解的鴻溝將會被弭平。

另外,如果讀者想要做主題閱讀,網路資訊更容易重構,你可以把不同的書籍談論相同的章節給連結起來,相互比較閱讀,甚至這個軟體還可以幫你預先整理一個脈絡,這個軟體比你更了解每一位作者心中的脈絡,所以他可以連結比你好,也許還可以幫你準備一個學習順序,就像是一個老師一樣。

還有可以加入社群的力量,在閱讀的過程,可以針對不清楚的地方進行提問,又或者看看別人寫下的某段的註解或評論,在書中寫下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看見其他讀者的評論,此時你不只是一個人在讀書,而是和一群人一起讀書,思考的廣度也就更大了。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傳遞知識,可以同時兼顧書籍的完整性,和網路知識的彈性,我想知識傳遞將會更有效率。